燃烧源颗粒及co2
English

杨晴和李佳硕老师来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

2018620日上午,在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的315会议室内,杨晴和李佳硕老师分别作了题为《浅谈低碳路径的生态环境影响——基于产业和国家尺度的可再生能源生命周期分析》和《多尺度能源和环境系统分析与政策评估》的主题报告,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讨论。

杨晴老师是能源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副教授,中欧绿色能源金融研究所成员,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系统及其与气候变化、陆地资源、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涉及多个学科的交叉。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已发表SCI论文30多篇,其中1篇论文入选Elsevier发布的应用物理大类最热门论文(Top25)排行榜(名列第4名)。此次报告杨老师基于多年在可再生能源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耦合混合生命周期法,环境/能源大数据等多维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生命周期碳排放、土地利用、水资源利用等角度,深入浅出的讨论了我国典型可再生能源低碳/负碳技术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减排效益和环境影响。

李佳硕老师是能源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讲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能源、环境和管理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进入我校以来,有6篇论文评为ESI热点论文或高被引论文,其中2篇论文入选Most Cited Articles。李老师在此次报告中综合运用清单编制、系统投入产出模型和生命周期等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多尺度长时间序列能源资源与环境排放数据库,揭示了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排放的烟花激励及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不同政策与技术情景的减排潜力和预减排成本。

杨晴和李佳硕老师形象生动的讲解让在场师生对于环境与能源的紧密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两位老师的研究可为我国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准确把握不同尺度经济体能源资源消耗与环境排放,制定可持续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方法与数据支持。

联系方式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
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214室  

邮政编码:430074

电话:027-87542417

关注微信

扫一扫,即可关注

鄂ICP备0500332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123号

技术支持: 武汉冠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