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4日-1月29日,第38届国际燃烧会(3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bustion)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会议中心(ACC)召开。此次会议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采取线上和线下的方式联合进行。国际燃烧会议是燃烧科学领域级别最高、最具权威性、影响力最强的学术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


学生参加视频会议讨论
此次会议,能源学院煤燃烧重点实验室赵海波教授课题组一共有三篇文章入选并做线上口头汇报。其中博士生郑朝和做了题目为“Interaction mechanism among CO, H2S and CuO oxygen carrier in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study”的汇报,介绍了关于化学链燃烧过程中气固反应机理的DFT模拟计算工作;硕士生高富昌做了题目为“Flame spray pyrolysis made Pt/TiO2 photocatalysts with ultralow platinum loading and high hydrogen production activity”的汇报,介绍了利用火焰合成方法制备单原子催化剂和其应用的工作;硕士毕业生陈志成做了题目为“Flame spray pyrolysis synthesis and H2S sensing properties of CuO doped SnO2 nanoparticles”报,介绍了利用火焰合成方法制作硫化氢气体感器的工作。
本次会议设有爆炸与超音速、诊断学、火灾研究、燃气轮机、燃气轮机和火箭发动机、气相反应动力学、工业扬声器/燃气轮机、层流火焰、新概念、往复式IC发动机、固体燃料、碳纳米&大分子、喷雾液滴&超临界、固定和低碳等多个分会场,虽然此次会议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改成线上的方式,但是参加汇报的国内外文章超过700篇,比上一届有所提升。
在此次会议上,CPC课题组的硕博研究生们展示了课题组的一些新的研究成果,会上和国际同行通过问答形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增进了与国内外燃烧领域同行的交流,了解了目前的研究热点,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多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