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至10月2日,第7届国际化学链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Looping)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班夫的班夫中心顺利举行。此次会议由卡尔加里大学和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RCan)共同举办,来自世界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代表现场参会,汇聚了近百项学术研究报告。课题组赵海波教授、马琎晨老师、博士后陈曦和博士生童永祺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马琎晨老师分享主题为 “Behavior of Coal-chlorine and Design of Chlorine Resistant Oxygen Carrier in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此项研究对燃料源污染物氯的释放迁移、对氧载体的影响和处置固定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究了Cu基氧载体在煤中氯离子迁移途径及HCl腐蚀机理,设计了Ca/Ba掺杂改性的方法,保护了活性组分CuO,最终实现了氯的原位固定。

博士后陈曦分享主题为“A two-step joint design method of the pilot-scale parallel packed bed reactors for chemical looping combustion”。此项研究为化学链燃烧并行固定床反应器建立了数值设计方法,对各运行阶段关键参数的分布和演化进行了全面分析,还研究了反应器的热量和质量调节策略,为提高反应器的能量输出质量提供了方法。在研究的基础上,从第一步开始优化初步设计方案,实现了具有适当操作兼容性的更好和灵活的能源管理。
另外,陈曦还分享了主题为“Engineering and numerical design of the 5 MWth dual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eactor for iG-CLC process”的研究。此项研究采用工程与数值相结合的两步联合设计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煤的5 MWth iG-CLC反应器。建立了自洽工程设计方法,明确了床内质能守恒、反应和流化特性等关系。利用改进的一维宏观模型对空气/燃料反应器初步设计进行了数值验证和优化,同时考虑了两层的节能和交互运行,研究了气固流化状态。
博士生童永祺分享主题为“Cold model study of a megawatt-scale chemical looing combustion unit”。此项研究通过冷模试验,验证了按比例放大的CLC单元工程设计方法和计算颗粒流体动力学(CPFD)仿真结果,深入研究了包括表观气速、初始床料量和颗粒直径在内的关键参数对系统内气固两相流流体动力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系统压力波动的研究,探讨了反应器内固含率的衰减规律。这项工作为化学链燃烧热态示范装置的建立和运行奠定了基础。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思想与智慧的碰撞,一次收获与成长的旅程。通过与国际同行的深入交流,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也增强了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这对于每一位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不仅是展示个人成就的平台,更是激发潜能、启迪智慧的摇篮。未来,他们定将以更加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更加扎实的研究成果,继续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光发热!